位置导航: 首页 > 文化

敦煌研究院倡建“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联盟”

时间:2021-09-25 19:25   来源:广播网电台   作者:安靖   阅读量:7066   

“要实现流失海外敦煌文物的数字化修复,这个庞大的工程和项目,单靠敦煌研究院是无法完成的。”敦煌研究院副院长、研究员罗华清表示,敦煌研究院正在筹划并提出组织成立“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修复联盟”,希望与文化机构、高校、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共同建立多渠道、多方式的流失海外敦煌文物征集数字资源。4月24-25日,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、甘肃省政府主办,甘肃省文物局、敦煌研究院承办的“2021敦煌论坛:‘一带一路’敦煌学学术研讨会”在敦煌举行。来自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、敦煌研究院以及全国各地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的8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敦煌,进行研讨和研究。

期间,罗华清就《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项目概述》作了汇报,并与与会人员就项目的目标、原则、数字标准、目前进展、存在问题及未来展望等进行了探讨。

1900年,莫高窟发现藏经洞,藏有各种文物6万余件。由于历史原因,近5万件文物流失到海外几十家机构。百年来,在国内外敦煌学界的共同努力下,通过对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物进行调查、编辑、出版目录、编目和研究,基本了解了藏经洞敦煌文物的数量、内容和价值,但流失海外、分布在多个地方的敦煌文物的命运并未改变。

罗华清说,从20世纪中期开始,各国开始对敦煌文献进行传统的电影拍摄。20世纪五六十年代,英国、法国等国收藏的部分敦煌文献以微缩胶片形式出版。20世纪80年代初,各国学者试图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敦煌文物信息,出版了敦煌文物目录和目录。20世纪90年代以来,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,国内外加快了敦煌文物的数字化进程,探索建立敦煌文物数据库。

为实现敦煌藏经洞文物的“数字化回归”,敦煌研究院启动了“数字敦煌3360文物数字化工程——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回归”项目。项目初步概算总额2.5亿元,按10年实施期规划。这个项目也是中国牵头的第一个数字回归项目。

罗华清2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该项目的核心是获取海外流失敦煌文物的数字资源。海外流失敦煌文物的收藏机构不同,数字化情况不同,对数字化修复的态度也不同。因此,项目的数字资源获取模式可分为谈判模式、采集机构授权模式、公共情报模式、合作采集模式、出版目录授权模式等。

“但是,由于疫情原因,我们无法直接与海外收藏进行面对面交流。仅仅依靠邮件和互联网通信是远远不够的。”罗华清说,目前,中国国家图书馆、上海古籍出版社、中国丝绸博物馆、浙江大学等机构已授权采集部分国外敦煌文物的数字图像;希望在国内组建该项目的数字修复联盟,通过宏观协调、广泛参与、团结协作的合作工作模式,逐步建立完善完整的数据库和资源共享平台。

据悉,敦煌研究院在文物数字化方面有30多年的经验。2016年,“数字敦煌”数据库上线,30个洞窟的高清影像资源免费向全球共享。

“这是一项漫长而微妙的工作。”罗华清表示,希望利用ne建立一个统一完整的数据库和资源共享平台
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